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既定工作部署,在推进追赶超越、“五个扎实”的大局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这三场攻坚战。日前,市纪委出台了《全面落实“三个助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实施方案》,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业主责,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打好“三场攻坚战”、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方案提出,要围绕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制定《宝鸡市脱贫攻坚问责办法》,加大对脱贫责任虚化空转、政策落实不力、帮扶措施不细不实、突出问题整治不到位的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资金滥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克扣截留、贪污挪用等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要围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坚决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单位履行监管责任的监督,严肃问责环保责任不落实、工作敷衍应付等问题,严肃查处对企业破坏环境、偷排偷放监管不力,任意随意执法、以罚代管等行为,倒逼责任落实。要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助力规范市场秩序。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文件精神,突出服务企业、服务招商、服务项目,结合“为官不为”集中整治活动,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和主管部门对窗口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监管不力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政府采购等行为,严肃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民生工程领域质量监管失责行为。对于搞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严查快处。
方案强调,要集中梳理今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信访举报件,5月中旬向下交办一批;对“零查处”县区和镇街重点督办,督促查结一批;对查处的问题通报曝光一批。《百姓问政》节目将对脱贫攻坚进行专题问政。要对中、省通报我市扶贫领域及损害生态环境问题线索中涉嫌违纪的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加强跟踪监督,督促问题全面整改到位;要督促发改、住建等职能部门,以涉及公共交通、教育、卫生、安居等民生领域项目为重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督查,全面排查问题线索、跟踪督办,强化主体责任。
方案要求,各县区纪委要于4月28日前公开“三个助力”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对举报实行台账管理,属于职能部门的及时移送,属于职责范围的及时查处。各县(区)纪委、派驻市级部门纪检组(纪委、纪工委)每月30日前上报落实“三个助力”查处案件具体情况。5月至6月底对扶贫领域查处案件实行半月报送制度,每月3日、18日前上报查处情况。强化“三个纳入”,将“三个助力”纳入“为官不为”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对不愿查、不敢查、不作为的严肃处理;纳入追赶超越季度考核点评的重要内容,每季度打分排名、评价;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赋予相应的考核分值。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半年工作考核中各县区、相关部门都要有“三个助力”问责案例,严格落实《宝鸡市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办法》,既问责主体责任,又问责监督责任。
市纪委将成立落实“三个助力”检查组,对各县区纪委、派驻市级部门纪检组进行监督检查,对落实工作不重视、走过场的,约谈县区纪委书记、派驻市级部门纪检组组长;对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严肃追究监督责任。